01 大賽介紹
為深入貫徹國家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充分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完善優化科技創新生態,加快構建市場導向的生態環境先進技術創新體系,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深圳市科技創新局、全國生態環保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北控水務集團聯合各單位共同舉辦深圳生態環境科技創新大賽暨第五屆北控水務杯生態環境國際創投大賽(簡稱“創投大賽”)。
創投大賽匯聚生態環境領域頂級專家、知名學者、資深投資人,為懷揣美麗中國夢的創業者搭建產業、資本、市場資源對接平臺,幫助創業者厘清商業模式,為高潛力企業注入成長力量。誠邀全國生態環境領域企業和創業團隊參與大賽,共享創新資源,共建產業生態。
02 大賽主題
新科技·創生態·投未來
03 大賽亮點
01精準命題導向,破解行業痛點
聚焦深圳高密度城市治理、新污染物防治、AI環境決策等前沿命題,深度結合國家"雙碳"戰略與產業發展技術需求,為創新技術提供精準落地場景。
02全鏈條產業賦能體系
通過“產業-技術-創意”三級組別設置,覆蓋從實驗室概念到市場化的全周期。晉級項目有機會接入北控水務37000㎡中試平臺并獲得北控水務預研經費支持,加速技術商業化進程。
03資源矩陣加持
符合條件的獲獎項目有機會獲得深圳市鯤鵬青年項目創新創業獎勵資助、研發資助等。
04超級智庫資源支撐
由產業專家、投資專家組成導師團隊,提供"技術可行性評估+商業模式重構+資本化路徑規劃"三維賦能。
05政產學研金五維對接
創新成果展、項目對接會、人才招聘專場等特色活動,實現“一賽四對接”:技術對接產業、項目對接資本、成果對接政策、人才對接企業。
04 參賽對象和組別
01參賽對象
報名對象為企業或創業團隊,其中企業需滿足以下條件:
1. 營業執照有效。
2. 企業具有創新能力和高成長潛力,無知識產權糾紛,主要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研發、制造、服務等業務。
3. 企業經營規范、社會信譽良好、無不良記錄。
4. 北控水務杯第八屆中國國際生態環境創新大賽智創未來創新創業賽道優質復賽入圍項目可入圍本賽事復賽。
02參賽組別
根據項目類別分為產業轉化組、技術轉化組、創意轉化組。其中產業轉化組和技術轉化組需要選擇大賽規定的命題方向報名參賽。創意轉化組不做限制。
產業轉化組
面向即將進入或剛進入市場化應用階段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旨在快速將創新成果推向市場,推動其大規模推廣應用并不斷完善和迭代。該組別主要關注具有較高商業價值和市場競爭力的創新成果,通過賽事促進成果轉化、市場拓展和產業升級。
技術轉化組
面向尚處于中試階段的創新技術,旨在推動科研成果的工程化應用。該組別關注具有高創新性、可行性和應用潛力的環保技術,通過賽事促進技術落地、成果轉化及合作對接。
創意轉化組
面向創新性的環保理念、具有顛覆性的環保創意和前瞻性技術研究,旨在激發創新熱情,鼓勵新穎、富有創造力的環保技術和商業模式探索。該組別重點支持具備顛覆性潛力的創意方案,為環保行業技術進步創新提供新思路,為環保企業提供新產品創意來源。
05 大賽命題
01深圳城市特色方向
命題1:城市噪聲控制技術
命題2:揚塵治理技術(包括施工工地揚塵、道路揚塵防治技術,如生物抑塵劑等)
命題3:新污染物治理相關技術
命題4:AI驅動的生態環境治理技術
命題5:深圳高密度城市環境治理專項(可含熱島效應、濱海濕地修復等)
02環境污染治理與資源循環方向
命題6:污水資源化及節能降碳污水處理新工藝
命題7:城市供水系統韌性提升與風險預警技術
命題8:市政管網智能監測與非開挖修復技術
命題9:固廢資源化與循環經濟模式探索
命題10:污泥及固廢低碳處理與高值化利用路徑
命題11:新能源技術及儲能系統
命題12:智慧水務全鏈條創新(含漏損控制、調度優化等)
命題13: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的生態-經濟協同方案
命題14:智慧環衛解決方案
03高端環保裝備及新材料方向
命題15:智能環保裝備研發(含環保機器人等)
命題16:新材料創新與場景應用
04交叉創新方向
命題17:跨學科技術融合創新(如生物技術、量子傳感在環保中的應用)
*其他在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具備較好的產品或服務模式的項目均可參賽。
06 大賽賽制及時間安排
報名啟動:5月26日 8:00AM
報名截止:9月5日
項目初篩:9月初
初賽評審:9月中旬
復賽評審:9月底
現場總決賽:11月
項目對接會:與總決賽同期舉辦
07 報名方式
參賽團隊可登錄https://www.xytzq.cn/bewgct/#/報名參賽,在“賽事活動”→“院校賽事”中選擇“深圳生態環境科技創新大賽暨第五屆北控水務杯生態環境國際創投大賽”報名
08 同期活動
01賽事宣講
大賽報名階段,組委會將邀請產業專家、政策專家對生態環境產業發展戰略、深圳市青年鯤鵬項目等系列支持政策等進行解讀。
02導師輔導
晉級總決賽的所有項目,將獲得導師線上一對一輔導。
03創新成果展
為入圍總決賽項目舉辦創新科技成果展。賽后,項目資料可在全國生態環保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及北水教育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展示。
04項目對接會
大賽總決賽同期舉行,參賽項目與投資機構、行業企業等面對面對接。
05人才供需對接
聯合相關高校為參賽企業舉辦創新創業優秀人才招聘專項活動。
09 獎項設置
1.大賽總決賽現場共選出一等獎1名(8萬元人民幣,稅前)、二等獎2名(5萬元人民幣,稅前)、三等獎3名(1萬元人民幣,稅前)。
2.大賽總決賽設置深圳市生態局特別鼓勵獎1-2項(3萬元人民幣,稅前),用于獎勵切實解決深圳生態環境難題的項目。
3.大賽總決賽設置單項獎,包括最佳人氣獎2個、最具商業價值獎2個、最具發展潛力獎2個、最受投資人青睞獎2個。
4.大賽總決賽設置優秀導師獎,一二三等獎項目的第一指導老師獲得優秀導師獎,共計6名。
5.符合條件的獲獎項目,可直接納入深圳市青年鯤鵬項目庫,由深圳市提供項目落地轉化資金扶持。
6.晉級總決賽的項目可納入北控水務科研規劃,優先使用北控水務集團37000㎡中試平臺;針對部分優質項目可提供預研經費支持(5-50萬不等)。
7.大賽設置人才培養特別激勵獎,獲獎項目可獲得科技創新精品研修班的免費名額。
10 評審標準
11 組織單位
01參與單位
主辦單位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深圳市科技創新局、全國生態環保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聯合主辦單位
深圳市生態學會、一帶一路環境技術交流與轉移中心(深圳)、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學院校友會、南京大學環境校友會、重慶大學校友會環境與生態學院分會、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校友分會、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
承辦單位
北京北水融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北水未來科技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
深圳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深圳市環境科學學會、北控宏創科技園、北京投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
中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湖南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廣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未來新水務研究中心、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水污染治理專業委員會、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城鎮污水治理分會、中國水利企業協會脫鹽分會、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水污染防治裝備專業委員會、山東環境科學學會、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聯合創新中心、廣州市黃埔區生態環境產業協會、E20環境平臺、中關村國聯綠色產業服務創新聯盟、青山產業評論
投資機構
中信建投資本、國智產投、北創綠色私募基金、北京上善易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美綠色基金、高康資本、中關村科技租賃股份有限公司、未名資本、君一資本
支持媒體
中國環境報、中國給水排水雜志、水處理技術雜志、《凈水技術》雜志、《中國科技產業》雜志、《城鎮供水》雜志、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亞洲環保、北極星環保網、北極星環保招聘、水務加、中國低碳網、尚云互聯、環保水圈、環境人Environmentor、CAPEES、CESEES、濟聯環境平臺、水務匯、中國水星網、深圳特區報、深圳商報、深圳晚報、晶報
02大賽組織機構
組織委員會(簡稱“組委會”)
負責大賽賽程賽制籌劃與組織實施,對大賽進行宣傳推廣并協調賽事中相關事務,確保比賽順利進行并達到預期效果。
專家委員會(簡稱“專委會”)
負責大賽評審規則制定并組織開展各級評審工作,監督評審過程的公正性和準確性,處理評審中的問題和爭議,提供專業意見和建議,助力賽事提升和改進。
紀律監督委員會
負責對賽事組織、參賽項目評審等相關工作進行監督,接受參賽項目團隊舉報或申訴,對違反比賽紀律的行為予以處理。同時為大賽的組織實施、參賽項目的培育和孵化等建言獻策。
12 賽項咨詢